广东深入推进“互联网+亮厨亮灶”,保障“外卖厨房”卫生安全。 受访者供图
“这家店月销量超过2万单,还经常出现在推荐榜单上,没想到连基本的食品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日前,在广州珠江新城外卖平台工作的张琳选择了“食野轻食”的25元健身餐作为午餐。 打开包裹,两只蟑螂突然从菜叶中跳了出来,让她顿时没了胃口。
近年来,不提供堂食而仅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餐饮服务的“外卖厨房”等商家明显增多。 由于主营外卖,消费者很难直观感受其装修、服务和管理环境,“外卖厨房”的卫生状况一直备受关注。 据南方日报“维权不止315”平台收到的反映,店员不戴手套不戴口罩、菜板不消毒、厨房污水流淌等问题并不少见。
如何避免“外卖厨房”产生的“暗黑料理”? 这种突破传统餐饮的新模式如何健康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展开调查。
隐秘的角落:
健康安全隐患为何难以解决?
上午11点,跟着外卖骑手走遍大街小巷,就能在外卖平台找到最火爆的“餐厅”。 广州市天河区石牌村是当地“外卖厨房”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在这里,各种“外卖厨房”星罗棋布,外卖点餐声、骑手取餐声此起彼伏。
与传统堂食餐厅相比,“外卖厨房”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存在诸多难点。 “因为没有堂食,‘外卖厨房’店面小,比较隐蔽,缺乏顾客现场监督,监督难度加大。”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外卖厨房”店名“追随”知名商场的人气,但实际地址却在城中村或周边社区。 比如张琳提到的“食野轻食”,商家标注的是“太古汇店”,但实际地址却在居民区。
此外,即使不合规的“外卖厨房”被曝光、查处、降级或下架,不少商家也可以在下架后轻松注册新名,变成新的 在线商店。 红店。
作为“唯一”能够亲眼目睹“外卖厨房”实际环境的关键人物,骑手难以协助监管成为普遍现象。 “对我们来说,平时送外卖要赶时间,没有时间处理其他事情;即使想举报,也找不到有效、畅通的渠道。” 深圳一位外卖骑手说。
相反,“外卖厨房”具有配送集中、流程成熟、送餐快捷、配送高效等特点,赢得了众多骑手的青睐。 2021年,成都、西安、福州等城市探索建立骑手监管制度,动员外卖骑手参与“外卖厨房”卫生状况监测,但成效有限。
市场的风口:
为什么“外卖厨房”越来越多?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到2021年底,我国外卖市场消费者规模将达到5.4亿,外卖收入占餐饮总收入的21.4%。 在线外卖市场规模将达到8117亿元。 尤其是广东,根据《美团2022新餐饮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9-2021年,广东省外卖交易占比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
乘着行业的东风,“外卖厨房”发展迅猛。 据测算,一家餐厅的租金平均占每月成本的15%-20%,员工成本等其他经营费用占10%-20%。 与堂食餐厅相比,如果专门做外卖,不仅初期占用资金少,抗风险能力也更强。 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外卖厨房”成本低、灵活性强等优势更加凸显。
除了商家自主经营,集聚了多家“外卖厨房”的集约化“共享厨房”平台也应运而生。 “我们在店内配备了专业的设施,同时也为入驻商家提供运营管理、品牌建设、数据分析等一系列配套服务,为小微餐饮商家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合规经营。” 共享厨房品牌负责人蒋铭钊介绍。
以广州为例,共享厨房平台18平米的摊位平均租金为4000-5000元,商家的初期投入约为传统的三分之一 餐饮企业,可“拎包入住”,从签约到入住最短仅需一周时间。
“外卖厨房”的这些特点,大大降低了创业门槛,进而带动商家数量大幅增加。 “受疫情影响,我们转型成了‘外卖厨房’,现在日均订单量在200单左右,专做外卖3个多月,店面由亏转盈。” 深圳冒小鲜火锅茂菜馆负责人魏磊说。
监管升级:
“明厨亮灶”守“食”秘
面对海量外卖商户,如何更好保护食品 安全? 今年1月,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修订了《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明厨亮灶”建设规范的指导意见》,增加了互联网“明厨亮灶”的形式 .
日前,省市场监管局还与相关网络订餐平台就落实网络订餐平台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推进“互联网亮厨”建设进行了探讨 》,共同推动规范化的网络订餐业务健康发展。 “我们将加强对网络订餐的监测和监管,引导督促平台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对食品经营主体的审核和备案。” 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广东将支持网络订餐平台积极打造“互联网亮厨亮灶”商户专区,为参与商户提供优惠政策和流量支持,确保 消费者对餐饮服务单位加工生产过程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记者走访了几家“外卖厨房”发现,不少外卖厨房都在店门口张贴了“店内监视”告示。 “我们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要求,为所有入驻的商户安装摄像头,要求商户自觉接受监管部门的指导和检查。” 蒋明照介绍,公司还制定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检验标准。 安全培训等方式,督促商户依法合规经营。
北京康达(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杨嘉文表示,根据《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平台应对存在 入驻,建立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制止和举报制度。 严重违反平台服务暂停、食品安全事件处理等制度保障舌尖安全。 (本文为张琳、蒋铭钊为化名)
南方日报记者 唐亚兵